岳麓書院講壇之專題會講第20期 | 張仲民、於梅舫、張凱:歷史·思想·人物:多元視野中的學術史 | 預告
7月22日(周四)下午,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特邀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張仲民教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於梅舫教授、浙江大學歷史學系張凱教授會講,主題為“歷史·思想·人物:多元視野中的學術史”。講座將探討“作為方法論的新文化史”“學術史的藝術性及其約束力”“學術源流與時代議題”等問題。敬請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宣傳和參與。
岳麓書院講壇第443期暨專題會講第20期
【講座信息】
主 題:歷史·思想·人物:多元視野中的學術史
時 間:2021年7月22日(周四)15:00—18:00
地 點: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內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
主講人: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於梅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 凱(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持人:余 露(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副教授、副院長)
主 辦: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承 辦: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 岳麓書院歷史系
協(xié) 辦: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發(fā)展基金 大成國學基金
【主講人簡介】
張仲民教授,河南開封市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湖南大學楊度與近代中國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出版有專書三種:《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wèi)生”書籍研究》《弄假成真:近代上海的醫(yī)藥廣告研究》《種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論文集《葉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在境內外期刊上發(fā)表有論文、書評多篇。
於梅舫教授,浙江紹興人。歷史學博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的學術興趣與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晚明以來的學術史。專著有《學海堂與漢宋學之浙粵遞嬗》《孫中山史事編年》(第一卷),代表論文有《從王學護法到漢學開山——毛奇齡學說形象遞變與近代學術演進》《漢學名義與惠棟學統(tǒng)——〈漢學師承記〉撰述旨趣再析》《“藝術家”的約束——陳寅恪、張爾田釋“萬里風波”詩的爭議及取法》,合編有《近代中國學術思想》《近代中國學術批評》《國學的歷史》《讀書法》等書。
張凱教授,湖北武漢人。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晚清民國社會與文化。出版專著《經(jīng)今古文之爭與近代學術嬗變》《虞廷愷年譜長編》等,發(fā)表專題論文三十余篇。
【內容簡介】
一、張仲民教授:作為方法論的學術史
作為方法論的學術史研究應當重視對史料的辨析和對史料形成過程的考察,重視歷史寫作的邏輯性、關聯(lián)性與故事性。它同時應該對既有的理論、概念術語等的使用極其謹慎,具有高度的自我反思性和批判性。
二、於梅舫教授:學術史的藝術性及其約束力
學術既具有個體生命的現(xiàn)實性,又具有不受古今與中外限制的超越性,欲進入古人真實的學術世界,不可存后來的全象之見,應見時間性下的“盲人”所觸之“象”,了解因人之異,才可獲得同情與恒常。
三、張凱教授:學術源流與時代議題
現(xiàn)代學術體系為我們理解并參與現(xiàn)代社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知識系統(tǒng),但現(xiàn)代分科之學逐漸喪失了在傳統(tǒng)、現(xiàn)代與未來之間建立有機關聯(lián)性的能力,以源流互質的方式考察近代學術流變,或可探索義事兼?zhèn)涞娜宋膶W術系統(tǒng)。
【報名通道】
非常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聽講座,報名煩請點擊https://h5.sosho.cn/activity/detail.html?id=21128 填寫報名表實名參加講壇,參加活動免費。由于麓山南路實行交通管制(部分單行道,詳見相關通知),敬請盡量公共交通出行(地鐵四號線,湖南大學站)。
報名成功后頁面會顯示已報名,講座當天也會收到系統(tǒng)信息,煩請于開講前半小時內前往講壇簽到處,領取入場券后入場。報名成功但無故未簽到,將被列入黑名單,影響以后參加書院活動。敬請關注岳麓書院微信公眾號(hudayuelu),了解更多資訊。
岳麓書院講壇第443期報名二維碼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微信公眾號二維碼